揭秘!职业打假人的常规操作!

时间:2024-10-14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职业打假人这一群体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他们利用法律规定,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打击,既是维权者也是受益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将带大家详细揭秘职业打假人的打假流程,并探讨其法律边界。

一、职业打假人的打假流程

1.找品

职业打假人首先会在各电商平台寻找问题产品,如今的市场上,假货和违规产品确实不少,甚至一些大主播和名人带货的产品也可能存在问题。他们寻找目标的范围广泛,包括某多、某宝、某猫、某东、某喜、某音、某手等。违规产品种类繁多,如三无产品、3C认证问题产品、无授权产品、化妆品、食品以及执行标准不符合规定的产品等。

2.下单

找到目标产品后进行购买,在各平台注册账号并下载APP即可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项目不需要频繁注册新账号,因为他们不走平台维权途径,主要任务就是购买有问题的产品。这一步相对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网购常识。

3.收货

收到商品后,他们会检查商品是否存在违规情况,购买的数量越多,可能获得的收益也就越高。

4.留证

接着他们会对违规产品进行证据保留,包括购买凭证问题商品照片、沟通记录等,以便为后续的投诉和索赔提供依据

5.投诉

他们可能会通过拨打12315电话或者在平台上的12315渠道进行投诉促使问题得到解决。

6.协商理赔

依据消保法食品安全法与商家进行协商理赔。职业打假人凭借法律规定,可能会要求退一赔三或更高的赔偿。

7.收款

最后一步就是收款。职业打假人会收到商家支付的赔偿金,这一单就算圆满结束。如果商家拒绝赔偿或者协商不成,打假人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二、法律边界与争议

职业打假人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职业打假人可能会滥用投诉权利,进行恶意索赔,这不仅给商家带来困扰,也浪费了行政资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而《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则规定了食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然而,职业打假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滥用投诉权利,是否超出了法律保护的边界,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市场秩序维护之间的关系。面对这一争议,大家怎么看呢?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招聘食安调研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