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723项 浙江标准创新全国领先

时间:2019-08-14 来源: 作者:

标准创新能力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掌握了标准创新的话语权,谁就占据了产业竞争的至高点。8月8日,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321)秘书处落户浙江省的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已达3个、全国标委会42个,批准成立的省级专业标技委65个,占全国地方专业标技委总数的7.11%,仅次于广东(123个)、山东(66个)两省,位居全国第三。专业标技委覆盖了茶叶、水产、体育、旅游、气象、养老服务、电子商务、机电、纺织品、阀门、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拥有2800余个标技委委员。
  据介绍,近两年来,根据行业管理及产业发展需要,浙江省批准成立了信息安全、玩具和婴童用品、水暖卫浴、乡村治理、戒毒服务等省级标技委;同时也依据考核结果或者是机构职能调整,陆续撤销了食品工业、黄酒、保健食品、海洋生物制品、微电机、智慧城市、数字卫生、电光源等省级标技委。2018年,浙江省级标技委委员为主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148项、行业标准152项、地方标准57项、团体标准(浙江制造标准)99项。  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16年12月,浙江省获国务院批准率先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截止目前,浙江省累计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2项(其中主导制修订13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723项,地方标准854项,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152项;3.6万家浙江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13.7万项,涵盖18.6万种产品,3项关键指标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浙江制造”标准60%以上聚焦高端装备和消费品,40%以上由国际知名机构参与标准的制定,有力支撑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最多跑一次”相关经验也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复制推广实施。“可以说,浙江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标准化发展之路。”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通报了2019年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情况。其中,能源、纺织品、橡胶塑料及制品、消毒产品、阀门、环境保护、铁氧体材料、物流信息技术、旅游、养老服务、皮革、电子商务、医疗器械、家具、茶叶、信息安全、照明电器、商贸流通、特种设备、绘测与地理信息等20家省级标技委获得优秀等次,海洋资源环境等26家省级标技委获得良好等次,船舶舾装等12家省级标技委为合格等次,光热、轴承等2家省级标技委考核不合格。(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2019年8月9日)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