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果“三字诀”:看蒂、观皮、掂分量,一挑一个准!

时间:2025-09-30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在琳琅满目的水果摊前,如何慧眼识珠,挑到一颗香甜多汁的“果中极品”?许多人凭感觉,靠运气,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告诉你,其实,挑水果自有其门道,只需牢记“看蒂、观皮、掂分量”这“三字诀”,便能大大提高成功率,让你一挑一个准!

“看蒂”是判断新鲜度的第一道关。果蒂是水果的“脐带”,是判断其新鲜程度的关键。苹果、梨这类核果,果蒂是青绿色,紧紧嵌在果顶,不松不蔫;若发黑发皱,多半放久了。草莓的蒂要像小绿伞,鲜挺不枯,带点绒毛更妙,一旦蒂部发黑,果肉可能已软塌。葡萄的蒂得是翠绿色,捏着果穗晃一晃,不掉粒才新鲜;蒂若发黄发褐,果粒易脱,口感也差。芒果蒂要干燥紧实,没汁液渗出,周围无黑斑,否则可能烂心;菠萝的蒂叶得硬挺带锯齿,软塌的多半不新鲜。

挑水果“三字诀”:看蒂、观皮、掂分量,一挑一个准!

“观皮”是新鲜度的第二重考验。果皮是水果的“外衣”,直接反映了它的内在品质。观皮,一看色泽,二看光滑度,三看斑点。成熟的苹果,表皮应色泽均匀、光亮润滑;优质的葡萄,表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果粉),这是新鲜和糖分充足的标志。挑选香蕉时,表皮有少量均匀的“梅花点”黑斑,恰恰是口感达到巅峰的信号。而那些表皮有破损、褶皱或大面积瘀伤的,则应果断放弃。

“掂分量”是藏在手感里的窍门。同品种同大小的水果,重的更水灵。柑橘类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说明汁多;轻飘飘的多半干了。苹果、梨也一样,重的果肉紧实,咬着脆甜;轻的可能糠了。西瓜是个例外,得掂着有分量,拍着“咚咚”响,太轻没水分,太重可能过熟。葡萄一串拎起来,沉甸甸的果粒饱满,轻飘飘的可能瘪了。

总而言之,挑水果并非玄学,而是一门观察与感知的学问。将“看蒂、观皮、掂分量”这“三字诀”融会贯通,多看、多摸、多比较,你也能轻松变身水果达人,每一次都把最新鲜、最甜美的果实带回家。

关注小政,更多食安知识等您了解。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招聘食品安全调查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