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着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时间:2022-04-19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摘要:今年,邵阳县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落实早稻面积47.97万亩。

  春风地暖,好雨催耕。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种粮大户杨莲花忙着组织机械,抢插早稻。

  翻耕后的水田如镜。相邻的两丘田,“中联”有序抛秧机和“久保田”高速插秧机同时开动,展开田间“比武”。

  “两丘田的面积都是2亩,水深、泥脚大致相同,就看哪台机械作业又快又好。”杨莲花告诉记者,去年,大家购买的有序抛秧机存在抛秧不均、空秧、卡壳等问题,反映到生产厂家后,中联重科日前派技术人员上门,对机具进行免费改造升级。

  比赛现场,两位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机械来回作业。站在抛秧机上的两位工友,把一盘盘软盘秧苗“喂”入输送带,一趟即抛下13行秧苗,均匀分布坐蔸稳。再看高速插秧机,只需一位工友摆秧,但一趟只能插8行。

  “两种机械,各有优劣。” 农机手贺吉龙称,抛秧机比插秧机功效高出三分之一,但抛秧机用工多一人。显然,两种机械都节约了劳力,插田无需再弯腰。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衡阳县委书记曾建华介绍,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衡阳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补齐机械化插秧的短板。今年,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30万亩,落实早稻面积47.97万亩。

  省农机事务中心负责人称,中联重科生产的有序抛秧机,是我省首创的新型农机,一台每天可抛栽60亩,功效胜过国外生产的高速插秧机。去年来,全省已推广有序抛秧机2000多台。

  上世纪70年代,当首艘国产机滚船刚亮相,外国媒体曾经报道:中国要用机械船代替长角水牛耕田,但离解决“三弯腰”还很遥远。

  而今,湖南农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驾驶自主研发的有序抛秧机,告别“三弯腰”,种田更轻松。(张尚武 王勤)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shengnewshow?sjid=18&newsid=8288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