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育+引进,宁夏调整水稻育种思路

时间:2022-04-19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宁夏大米”是全国唯一以省份冠名的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如何将这一品牌做优、做强?19日,宁夏自治区科技厅和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召开优质食味粳稻品评会,探讨水稻品种与东北水稻品种的食味差距,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宁夏水稻育种思路。

当日上午,位于灵武市的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传出阵阵米香,来自宁夏农业农村厅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种子工作站,宁夏大学农学院和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等单位的业务负责人和科研专家共30多人齐聚一堂,对10个参选品种从气味、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5个方面进行品评。

评分显示,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RS-16(长粒)排名第一,天津天隆种业提供稻种、兴唐优质稻基地种植的6198(长粒)排名第二,宁夏金灵州种业公司选育的松辽7号(圆粒)排名第三。

“这充分表明,宁夏自主培育的水稻品种在品质上是有很大优势的。”宁夏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徐小涛分析指出,与此同时,来自天津及东北地区的水稻品种整体优势较大,也不能忽视其市场需求。面临当前“三分天下”的局势,宁夏水稻产业结构必须适时调整。

接下来,宁夏将鉴选出感官食味优异的水稻品种(系),进一步调整水稻育种方向,推进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引领支撑优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shengnewshow?sjid=30&newsid=20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