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秸秆利用好增加收入又环保

时间:2022-05-20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摘要:据了解,常德市西湖管理区2.86万亩油菜收割后,秸秆回收做青贮饲料,其中近2万亩赶种中稻,其余旱地种玉米、棉花,大大提高亩产效益。

  近日,常德市西湖管理区西湖镇旺禄村成片的油菜地里,村民正忙着收割油菜。王益生将脱完油菜籽的秸秆打捆、背到拖拉机上。他笑着说,以前油菜收割后,秸秆要么焚烧,要么堆放在地头。现在秸秆回收后,土地方便翻耕,还能卖钱。

  歇息间,王益生拿出手机联系耕田机手:“油菜秸秆已清理完,这两天一定要把地耕好,中稻谷种已经破胸吐芽,再过两三天,就要下田了。”

  王益生家油菜地旁边,是种田大户李皮勇的油菜地。“今年油菜丰收,争取中稻高产。”正在整田的李皮勇告诉记者,他家今年80亩油菜收割后,全部采取人工撒播赶种中稻,抢抓农时。

  “秸秆只要利用好,增加收入又环保……”聊天间,西湖镇“村村响”广播响起油菜秸秆禁止焚烧宣传。西湖镇经济发展办主任吴文才介绍,该镇今年种植油菜近万亩,为保护环境,该镇呼吁村民禁烧秸秆,同时聘请10余人组建油菜秸秆收集队,回收油菜种植户的秸秆。

  “油菜秸秆回收后,统一由德人牧业草业有限公司收购,每吨秸秆300元,政府补贴310元。”西湖镇副镇长陈明亮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秸秆全部回收,制作青贮饲料。

  中午时分,装完油菜秸秆后,王益生将拖拉机开到德人牧业草业有限公司。“同样一亩地,每年多收几百元。”他一边卸秸秆,一边算了一笔账:每亩油菜可产秸秆300多公斤,可卖200元左右。赶种中稻,产量高、品质好,亩产可达750公斤,效益要比晚稻高20%以上。

  “保护环境,防止耕地‘非粮化’,帮助农户增收,一举三得。”西湖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文兵介绍,今年,该区2.86万亩油菜收割后,秸秆回收做青贮饲料,其中近2万亩赶种中稻,其余旱地种玉米、棉花,大大提高亩产效益。(李杰 方超 尹天赐)

  

  

  


原文链接:https://www.cfsn.cn/front/web/site.shengnewshow?sjid=18&newsid=8512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