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记者问答实录

时间:2019-12-23 来源: 作者:

  

  5月1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河北省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反不正当竞争局局长刘俊宽现场回答了人民网、燕赵都市报、长城网、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人民网记者:从今年1月份开始,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12个部门开展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请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百日行动”的特点?

  

  刘俊宽:这次“百日行动”的特点是重点突出、职责明确、部门联动、分阶段分步骤开展,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及服务、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集中力量对重点违法行为进行为期100天的重点攻坚。

  整治的重点是与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六个重点行业及领域:一是食品(保健食品);二是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的器材、用品、用具;三是日用消费品;四是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日用家电;五是玉石器等穿戴用品;六是声称具有“保健”功效的服务等。四类重点场所及区域:一是我省存在会议营销活动的宾馆酒店;二是容易发生“保健”市场推销活动的社区、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三是销售对象主要为老年、病弱群体的“保健”类店铺;四是旅游景区、农村场镇、农村农贸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时段是春节等节假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十类重点违法行为:一是重点查处和打击虚假宣传、组织虚假宣传行为;二是重点查处和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行为;三是重点查处和打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宣传治疗作用的行为;四是重点查处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五是重点查处和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六是重点查处和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七是重点查处和打击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行为;八是重点查处和打击直销企业、直销员及直销企业经销商的违规直销及传销行为;九是重点查处和打击相关企业或个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十是重点查处和打击以“保健”为名开展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上述整治重点,省13部门协调联动,综合施治,无缝衔接,市场监管部门发挥机构改革整合效应,全链条监管执法,有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燕赵都市报记者:近几年来,有些广播电视播出大时段的药品、食品和保健品养生类广告,有的夸大宣传,夸大产品疗效,还有的甚至说能包治百病,请问相关监管部门对这些违规广告是如何进行监管的?

  

  刘俊宽:加强源头治理,要求全省各级播出机构把各类违规广告和医疗养生类节目列入重点整治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和清理排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播出。同时进行抽查暗访,一经发现,立即查处。今年以来,仅省广播电视局查处和停播违规广告75条,医疗养生类节目16个。

  广电部门加强了对养生类节目的日常监管和审核备案管理。一是密集开展了警示约谈,发现违规类节目,立即约谈,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加强养生类节目的审核备案管理,要求播出机构开办养生类节目必须报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经审核同意后方可播出,未经备案或备案后未如实播放的养生类节目一律停播。

  

  长城网记者:刚才提到我省“百日行动”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请问都是什么类型的案件?

  

  刘俊宽:百日行动期间,全省立案1997件,案值60090.44万元,结案1004件,罚没收入18018.44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9件。违法案件有虚假宣传、虚假广告、无证无照、传销、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案件。全省查处虚假宣传及组织虚假宣传案件190件,虚假违法广告行为案件219件,违规直销及传销行为案件14件,价格违法行为案件6件,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案件287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案件132件,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案件36件,保健食品宣传治疗作用行为案件20件,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不一致、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案件57件,还有以“保健”为名开展的违法违规行为等其他一些违法案件。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我省“百日行动”在监管执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刘俊宽:省13部门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对“保健”市场乱象形成了全面打击的高压态势,但是在执法监管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取证难、查处难。经过多年打击,违法行为更加隐蔽,证据难以保存。一些经营者为了“避风头”,可能出现暂时关门歇业、转移经营场所、转入地下经营等情形,使我们查处难度加大。另外,针对有形场所的调查取证措施和手段,难以适应电商领域,并且由于网络销售点多面广、消费者分布广泛,很难对售出商品一一鉴定。二是理解难。普通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对“保健”市场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容易被小恩小惠诱惑的心理基础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向老年人取证难度不小。三是认定难。“保健”市场领域广、商品类别多、违法行为复杂,专业性较强,新业态、新问题发展变化迅速,有的违法行为人行走在法律的边缘,钻法律的漏洞和空子,甚至有的以合法的外衣掩盖侵害百姓权益、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本质,以图逃避法律规制。这些问题均对“保健”市场监管和执法带来一定难度。四是源头追溯难。一些经营者实际经营地与登记注册地不一致,甚至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在网上开设店铺,加之部分物流快递信息记录不完整,很难层层追溯到源头。五是落地查处难。为逃避执法打击,不法分子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经营场所通常只留少量样品,有些还采取“货标分离”的做法,商品与标示异地存放,即便发现涉案物品,也难以依法作出处罚。

  

  河北日报记者: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和用品消费逐年提高,请问我省对探索建立“保健”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是如何考虑的?

  

  刘俊宽:通过“百日行动”集中联合整治,我们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我们将认真总结,加强研究。一是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研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行业引导、企业自律、社会共治的工作机制,对发现涉及多个部门的违法线索,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查办,形成整治工作的合力。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推动部门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将企业违法失信行为与个人信用相挂钩,发挥社会共治力量,推动形成失信行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局面,使企业不想也不敢违法。

  二是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保健产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登记监管,严格做好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限制。对“保健”市场各类违法乱象,明确依法查处的法律依据和适用条款,参照食品监管经验,按照“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重拳出击,从严查处,以案件查办持续保持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坚决铲除“保健”市场违法乱象生存土壤。

  三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保健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行政指导,建立约谈提醒制度,相关部门集中时间统一对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提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通过法律解读、以案说法、签订承诺书等形式,进一步督促提醒企业增强依法经营意识,履行主体责任,指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让企业了解法律的“红线”是什么、法律的边界在哪里,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督促企业加强自律,依法依规经营。

  四是开展广泛宣传教育。以案释法,选取典型案例,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引导作用,加大对典型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与影视制作中心、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制作保健品宣传片、微视频、公益广告等,科普保健产品常识,让广大群众了解假冒伪劣保健品的宣传套路,增强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同时,加强在重阳节、春节等重点时间节点的宣传提醒,监管部门发布保健品消费提醒警示,提醒消费者科学理性选购保健产品,谨防受骗上当。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