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六个监管”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时间:2020-07-08 来源: 作者:

  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着眼市场监管新要求,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创新监管方式、夯实监管基础、强化支撑保障,六项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精准监管,突出抽查靶向性。聚焦监督抽查合格率低、风险高、已出现区域性或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苗头的工业产品,重点抽查百姓关心关注及质量安全水平下滑的消费品,主要检测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指标。今年该局在制定监督抽查计划特别对食品相关产品、危化品等产品的抽查有所侧重,抽查食品相关产品30组、化学品(危化品)36组,合格率均为100%;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开展专项监督抽查,抽查防疫防控物质159组,合格率为99.4%,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让不合格产品和企业无处容身,充分发挥监督抽查的威慑作用。

  二是高效监管,坚持问题导向性。针对安全风险隐患大、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产品,以及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及时梳理汇总,加强隐患排查,多措并举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今年结合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开展危化品和危化品包装物获证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夏季食品安全开展食品相关产品专项整治工作,并联合县区局对41家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落实整改。着力防范突出性、行业性、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是智慧监管,强化科技支撑性。运用监督抽查和智慧质量APP,实现工作任务下达、实施、反馈、跟踪处理全流程信息化。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儿童服饰、服装(内衣)和鞋类合格率普遍较低;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在落实质量管控,严格过程控制和关键点控制有待提高。下一步蚌埠市局将对所列问题实施精准监管,有的放矢,并加强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全面提升智慧监管水平。

  四是动态监管,提高风险研判预警性。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拓宽风险信息监测渠道,深入分析评估,做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今年对汽车座垫燃烧特性指标不合格等5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及时处置并上报省局。着力防范化解行业性、突出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注:汽车座垫燃烧特性指标不合格,在汽车发生不测起火时加速燃烧,缩短紧急救助黄金时间,增加人身安全风险。)

  五是差异化监管,提升分类监管科学性。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实行全覆盖差异化监管,对不同企业设置不同监督抽查比例和监督检查频次,不断优化监督抽查、检查方式,实时动态调整,加大对B级和C级获证企业监管力度,今年蚌埠市局配合省局审查组,对安徽大力熊环保塑料包装公司和安徽涂淮无菌包装公司后置审查后发现不合格,已撤消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同时做好监管信息公示公开,对企业形成强力威慑,倒逼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六是全链条监管,发挥后处理工作有效性。对于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要认真组织开展后处理工作,通过限期整改跟踪处置、集中约谈提高认识、全面排查质量分析,督促企业查找不合格原因,及时整改到位。今年蚌埠市局对2019年国家监督抽查产品不合格5家企业开展跟踪检查,现2家已复查整改合格、1家停产、1家准备进行监督抽查、1家完成整改后正在上报复查申请。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