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忽而半夏,养阳为法,天地气交,神安是道

时间:2022-06-27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图片1.png

  忽而半夏

  养阳为法

  天地气交

  神安是道

  一、食饮药膳养生:四气五味宜有节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畜羊,其谷黍。”

  ——《素问·金匮真言论》

  “《书》曰: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月多疾以此。”

  ——《遵生八笺》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素问·藏气法时论》

  中医认为,夏至时节阳热旺盛,人体气机顺应大自然气势趋于向上向外,机体呈现出相对外热内寒的生理状态。此时节养生宜多食酸味以固表以生津,多食咸味以补心,饮食清补之际又当勿过咸、过甜,宜多吃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之品。正如《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夏月伏阴在内,忌过用生冷寒凉、肥甘厚味之品,避免内伐脾胃,罹患胃痛、泄泻、痞满等病症而变证犹生。如《颐身集》所言:“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至时节宜常备生姜,煮而为汤,以此辛温发散、温胃散寒、止咳止呕,顾护后天。

  1.面

  《本草拾遗》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记载道小麦面功擅“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

  自古以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小麦在夏季籽实粒满,心气应于夏,故而麦为心之谷,有养心安神之性,兼具补虚养胃、强筋益气、除热止渴之功,凡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食欲不振者,服之皆宜。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故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含义,意合药王孙思邈所言:“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2.粥

  薏苡茅根粳米粥:食材:薏苡仁30克、茅根30克、白扁豆30克、鲜荷叶10克、粳米100克,取诸豆与茅根、粳米同煮,米将熟之际,纳入丝状鲜荷叶,于火上沸5~10分钟即米熟粥成。功效:健脾化湿、消暑止渴。亦可加入绿豆、莲子、芦根、白茅根等清热解暑之品,山药、枸杞健脾益气生津之品,和而煨粥,以奏健脾胃、祛暑热之效。

  此外,夏季应心,心在液为汗,暑热更易耗气伤津,可适当取用清心安神、养阴生津药材煮而为粥,药食同源,以安心神、益心气。如桂圆莲肉麦冬大枣冰糖粥,酌枸杞、菊花、西洋参等。

  3.茶

  荷叶西瓜翠衣茶:取荷叶30克,西瓜翠衣(即西瓜皮去掉红瓤和绿皮后的部分)30克,金银花10克,扁豆花10克,亦可酌加山药、芡实、百合、苡米、绿豆、茯苓、陈皮等健脾和胃,理气祛湿之品。另取适量冰糖调味,轻煎约15分钟,去渣取汁,代茶为饮。方药含治疗暑热名方“清络饮”之意,功主清热解暑、健脾生津。

  酸梅汤:原料为乌梅、山楂肉、桂花、甘草、陈皮、冰糖等。《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乌梅味酸,收敛止汗、醒脾开胃、生津止渴。诸药合用,酸甘化阴,清润兼收,消食和中,生津止渴,收敛肺气,行气散瘀,除烦安神,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图片2.png

  二、精神情志养生:宁心安神且气和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素问·举痛论》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

  ——《礼记》

  夏至是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至,阴阳二气相交,易心烦意躁,情绪不宁,宜静养怡神,安然度夏。“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种种养生方式,都应在“神安”的基础上实施,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嵇康在《养生论》中也提到:“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养神之道贵在“静”,“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精神情志活动宜保持淡泊宁静,摒除杂念。因此,夏至时节要善于调节情志,要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乐观洒脱,以利于气机的通畅外达,五脏的安和协调。

  三、起居运动养生:调息劳逸顺阴阳

  “仲夏之月,万物以成,天地化生,勿以极热,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恶疾。忌冒西北之风,邪气犯人。勿杀生命。”

  ——《遵生八笺》

  起居调养也需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顺应夏季日长夜短、阳盛气旺;适当午睡以养阴护阳,于阴阳相交之时睡好子午觉;炎热时节,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应少居空调屋,睡眠忌露宿。“颠顶之上,唯风可到”、“头为诸阳之会”,阳热使得玄府腠理开泄,夜卧吹冷风极易损伤阳气、闭塞腠理,忌之慎之。

  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缓行宁心,以防伤暑;“汗为心之液”,运动锻炼过程时,避免汗出过多、大汗淋漓而伤阴耗阳,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忌冷水冲头、淋浴,恐寒邪直入,淤滞肌肤,久则易患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四、导引腧穴养生:清心安神顾脾胃

  夏至坐功:明代《保生心鉴》中记述了夏至导引养生法,于每日寅卯时,跪坐伸手叉指,屈脚换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治疗风湿关节痛、手掌热、腰背痛、身体沉重等病症。

  神门穴:手少阴心经腧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区肌腱的桡侧缘。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因手少阴心经五行属火,故为心经子穴,亦为心经原穴。为治疗神志疾病的要穴,可泻心经实证,具有清心泻火,宁心安神之效。操作方法:每天早晚以指尖按揉穴位,左右各揉按1~3分钟,以局部酸胀适宜为度。王冰注:“神门,心脉也。”

  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五输穴之合穴,胃经的下合穴,为强壮保健要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舒经活络的功效。操作方法:用指腹垂直用力按压穴位,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以有酸、痛、胀、麻的感觉为度;亦可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发红而不烧伤为宜。《四总穴》曰:肚腹三里留;《玉龙赋》记载道:“心悸虚烦,刺三里。”

  图片3.png

  五、五行音乐养生:樂在藥先养身心

  “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畅精神而和正心也。”

  ——《乐书》

  “五脏相音,可以意识。”

  ——《素问•五脏生成》

  五音属五行、应五脏、动五志。徵音入心,徵音为主音的音乐属火,旋律热烈欢快、活泼,具有“火”之特性,可以通心经、疏导小肠经。夏至时节养生,我们可以选取欢快轻松的徵调乐曲以安心神、养心气;苍凉柔润的羽调乐曲以滋肾水、充先天;悠扬沉静、淳厚庄重的宫调乐曲以健脾胃、调升降,并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调式的五音乐曲来调摄养生。

  基于五行生克理论,运用“顺其脏腑施乐法”、情志相胜法、经络循行等不同的补泻思想来指导养生防病,有效运用角、徵、宫、商、羽不同调式乐曲进行干预,以帮助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状态,正可谓曲抚人心,乐为良药,曲终病退,形健神安。

  六、节律三侯物先知,阳盛阴生夏至时

  一候:鹿角解。鹿角属阳,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故鹿角开始脱落。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载:“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是夏至阳之极也。”李时珍记载道:“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于滋补矣。”

  二候:蝉始鸣。蝉鼓翼而鸣,夏至后因感阴气生,听取蝉鸣阵阵,忽觉夏日悠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然此物生于盛阳,感阴而鸣。”李时珍曰:“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其气清虚。故主疗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各从其类也。”

  三候:半夏生。半夏禀自然之气,为夏至日特别的时信,此时阳气盛极、阴气渐萌,夏已过半,物便喜阴而生,名曰半夏。李时珍曰:“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温而味辛性温。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

  《本经疏证》记载道:“半夏生于阳长之会,成于阴生之交,故其为功能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则《内经》所谓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为不寐,饮以半夏汤,阴阳既通,其卧立至是也。”《名医别录》曰:“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白居易有诗云:“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由动植物生长习性可见,喜阴之物始现,阳性之物便顺应自然节律开始衰退,一副天地人和,万物有序之象。

  七、天地气交,养长有道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伤寒例》

  “古人于夏月必独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保养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尔。”

  ——《丹溪心法》

  夏至此节,阳盛至极、热盛至极、气升至极,理当顺应时节,效法自然,正气自生。阴阳交替,阳气正旺,阴气始生,冬病夏治正当时,于此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顾护机体阳气,关键应着眼于一个“长”字。总的来说,夏至养生宜遵循养心神、和心气;食必温暖、增酸少甘饮热茶;腹护单衾、避寒湿凉风;夜卧早起,起居劳逸且审慎,合而顺天时的摄生大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王冰注解道:“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张志聪注曰:“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灵枢•本神》篇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夏至是万物生长、天地阴阳之气交合而孕育果实的季节,人于气交之中,应与自然界相呼应,顺应节律而长养,如此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血和畅而阴阳交泰,生生化化且品物咸章,心神通明而十二官有序,正气常存且形神相安!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206/t20220622_27489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