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小吃虽香,这四类美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时间:2025-09-17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夜市的烟火气里藏着无数美味,但热闹背后,四类常见美食的安全风险需格外警惕。

第一类:高温油炸类

冷冻半成品常温解冻超4小时,易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高温也难杀灭;摊主为控成本反复用油,会产生致癌的丙烯酰胺与伤心血管的反式脂肪酸,部分肉类还可能过量添加亚硝酸盐防腐增色。油温过高易生致癌物、外焦里生,过低则炸不透留菌,双重隐患需留意。

第二类:生鲜或半生不熟类

像生腌海鲜、烤生蚝、烤扇贝等。生腌海鲜如果处理不当,易携带肝吸虫、肺吸虫等寄生虫以及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等致病菌,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肝脏或肺部疾病。部分摊主用不新鲜 “组装” 蚝贝肉(肉壳分离重烤),新鲜度无保障。烤肉为追求嫩度未全熟,中心易残留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增加致病风险。

夜市小吃虽香,这四类美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第三类:现制饮品类

例如鲜榨果汁、冰奶茶。若水果存在腐烂变质情况,商家可能切除坏果后继续使用,而霉变部分的毒素早已扩散;榨汁机、吸管若未彻底清洗,易残留大肠杆菌;更有摊位用自来水自制冰块,微生物超标问题突出。

第四类:汤底循环使用的“大锅炖”类

为了追求浓郁的“老汤”风味,部分摊位的汤底会反复使用,长时间煮沸,不仅会滋生大量细菌,亚硝酸盐含量也可能超标;一锅汤里生熟、荤素混杂。如果食材本身带有细菌,或者工具反复使用,极易造成交叉污染。丸子、菌菇等浸泡过久还会吸满盐油、滋生细菌。

牢记夜市“逛吃”黄金法则:优先选人气旺、翻台快的摊位,高周转率意味着食材新鲜、油汤更换勤;观察摊主是否穿戴整洁(围裙、帽、口罩),操作台、餐具是否干净,垃圾是否及时处理;留意制作过程,确保生熟分开、食材全熟、操作规范;闻有无刺鼻、酸败异味,有则食材或油品不新鲜,炸烤时的“滋啦”“噼啪”声是食材新鲜、油温正常的信号;建议携带免洗洗手液,食用前清洁双手,肠胃弱、老人、儿童及孕妇需慎食高风险食品。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中心】招聘特约通讯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