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包装新规大揭秘,消费者必知的选购“避坑指南”!

时间:2025-07-16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日,王大爷在购买某保健食品时发现,包装上的“XX 牌”商标大得刺眼,产品名称却小得看不清。这种靠商标喧宾夺主、混淆产品名称的乱象,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不过如今有了明确约束。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你解读相关规定。

《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名称必须严格按照注册或备案名称标注,其中的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不仅不能拆分,字体、颜色、字号还得完全一致。对于像张大爷遇到的商标“抢镜”情况,以及部分商家通过拆分名称、突出部分词汇或使用非注册商标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都将被明令禁止。

保健食品包装新规大揭秘,消费者必知的选购“避坑指南”!

若商家想使用产品名称中商标名以外的其他商标(如企业logo),也有严格限制:其面积不得超过产品名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必须小于名称中原有商标名的面积,更不能与产品名称连在一起,避免消费者误以为是产品名称的一部分。

此外,新规对规格与净含量标注也作出明确规定。规格需标注最小制剂单位(如片、粒、毫升)的质量或体积,净含量则需明确最小销售单元的总含量或制剂单位数量。比如一瓶60粒、每粒0.5g的胶囊,必须标注为“0.5g/粒,净含量30g60粒)”。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就能清晰知道产品的实际含量,不会再被模糊标注误导。

这些规定将有效遏制商家靠商标玩障眼法、用模糊规格误导消费的行为。大家在选购时,注意核对产品名称的完整性、规格的明确性以及标志的规范性,发现违规产品可以12315平台举报。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招聘食品安全信息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2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促进中心